其他
查阜西:漫谈古琴
编者按:
查先生从古琴的形式、民间的古琴与非民间的古琴、琴谱、虞山派与民间性的古琴文献资料、古琴曲的标题和它的内容表现等方面进行梳理。他总结,古琴是一种面穹背平以全身充作共鸣器的乐器,其共鸣孔在乐器反面,指板是全弦面,轸足在右手下方,低音弦在演奏人外方。可以说,它的形制区别于一般弦乐器。直至汉代,古琴发展为七条琴弦。汉末嵇康时期,出现十三徽,梁时出现古琴谱。宋代末期,民间的古琴音乐存在浙派和江派两大宗派。古琴不止流传在民间,历代统治阶级还把它杂在官家庙坛音乐(他们自称“雅乐”)里作祀神庙和祭天地的典礼音乐。所以,古琴可分为“雅乐”派、器乐派(浙派)和声乐派(江派)。明代万历中叶起,凡是采取严瀓风格的琴人,均自称为虞山派或琴川派,或熟派。蔡邕的《琴操》、吴競的《乐府解题》以及郭茂倩的《乐府诗集》为古琴形成具备明确标题和明确内容起了重要作用。一般来说,古琴曲主要表现的内容有对统治阶级的怨愤、对远古开明统治者的怀想、对社会矛盾的反映、对社会问题的感伤,以及表现爱情和友谊,乃至以某一历史故事为题材等。
1.雅乐古琴谱(统治阶级的)
2.器乐派古琴谱(民间的)
3.声乐派古琴谱(民间的)